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资料下载
  • 利用一种新型三肽酶制备低苦味大豆低聚肽及其功能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利用一种新型三肽酶结合碱性蛋白酶制备低苦味大豆低聚肽并进行功能特性分析,包括溶解性、水解度、苦味鲜味、抗氧化性能和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性能。结果表明,利用三肽酶结合碱性蛋白酶制备的大豆多肽的溶解度、水解度分别为80.6%和7.9%,与碱性蛋白酶单酶制备的大豆多肽相比,分别提高了60.4%和29.5%;分子质量分布主要区间为0.2~1 kDa,其中分子质量<1 kDa的组分含量达81.8%,提高了23.7%;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呈鲜味氨基酸含量由22.7%提高到47.4%,苦味值降低7.3%,是低苦味的大豆低聚肽;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8.1%、100%和14.2%,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ACE抑制率达到83.6%,提高了11.6%,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功能。综上所述,结合三肽酶的双酶法可以显著提高大豆低聚肽的功能特性,该三肽酶在大豆功能肽加工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三肽酶,大豆蛋白,低聚肽,抗氧化,抗ACE

    6-15 2021

  • 口腔加工对于不同含盐量干腌肉蛋白质组分及味觉特征变化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研究口腔加工对于不同含盐量干腌肉味觉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咀嚼前后食团样本不同溶解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变化并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同时使用电子舌技术测定其味觉指标。结果表明,咀嚼前后SDS总可溶性蛋白质差异较小,水溶性蛋白随着食盐含量增高损失量增多,盐溶性蛋白在咀嚼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口腔加工过程也导致不同溶解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蛋白条带发生一定变化。咀嚼前鲜味、丰富度、咸味是有效的味觉指标,而咀嚼后各味觉值接近于无味点。推测在口腔加工过程中,干腌肉制品风味变化与蛋白降解关系较小,干腌肉制品中蛋白质降解产物主要与苦味回味、涩味、涩味回味有关。  关键词:干腌肉,含盐量,蛋白质组分,电子舌技术,味觉特征

    6-7 2021

  • 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空心李果酒理化特性及香气组分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将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接种方式发酵空心李果酒,分析其对空心李果酒理化特性及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均可降低空心李果酒酸类物质含量;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空心李果酒电子感官品评无影响;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发酵空心李果酒的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的种类分别为21种、13种、4种、2种和10种,含量分别为(1131.11±38.46)、(399.24±23.56)、(14.48±0.53)、(60.20±5.03)、(109.20±7.30)mg/L。与酿酒酵母组相比,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组发酵空心李果酒中醇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种类增多,酯类、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酸类化合物含量降低,而混合接种发酵空心李果酒香气组分与酿酒酵母组较为接近。因此,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空心李果酒有降酸作用,可改善其香气组分的种类和含量。  关键词:空心李,异常威克汉姆酵母,果酒,理化指标,香气组分

    5-31 2021

  • 基于物料性质表征技术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儿童用药顺应性改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安全有效,显效迅速,临床应用广泛,但在儿科用药领域,由于用药剂量不明确与口服顺应性差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深入探究其解决方案,通过物料性质表征技术、复合矫味技术、剂型优化技术以提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口服顺应性,同时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儿童精准用药策略,为儿童精准用药的临床前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物料性质表征技术,复合矫味技术,剂型优化技术,顺应性,精准用药

    5-24 2021

  • 基于模糊数学的低致敏营养餐包感官评价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低致敏蛋白、微囊化油脂以及复合糖元为主要原料制备开发低致敏营养餐包。从粉体的颗粒特性、冲调特性和主客观感官特性等对餐包开展评价研究,利用模糊数学法对餐包冲调后的色泽、气味及滋味、组织状态进行感官评价;通过餐粉的均匀度、溶解稳定性、湿润性进行基本特性评定。结果表明:餐包粉体粒度分布与餐包冲调特性具有相关性,细粉颗粒(0~30μm、0~50μm、0~100μm)与餐包冲调特性呈负相关性,与粗粉颗粒(200~500μm)呈正相关性,即随细粉粉体颗粒体积不断增加,湿润时间不断增加,冲调特性逐渐变差;随粗粉粉体颗粒体积不断增加,湿润时间不断减少,则冲调特性不断加强。粉体粒径与餐包感官评分呈正向线性相关性,一定范围内,随粒径不断增大,感官评分不断加强,产品品质质量较好。该评价体系为完善低致敏营养包的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致敏营养餐包,冲调特性,感官评价,模糊数学

    5-17 2021

  • 基于仿生技术的制川乌炮制过程变化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研究制川乌炮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气、味变化特征,表征制川乌炮制过程的气、味变化与内在有效成分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制作3批不同炮制时间的制川乌样品,使用电子鼻、电子舌对制川乌炮制过程中"气""味"变化进行检测,通过雷达图、线性判别分析法(LDA)、主成分分析(PCA)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制川乌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电子鼻、电子舌可以区分出制川乌不同炮制程度的样品。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电子鼻FAC1与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电子舌FAC2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均呈显著相关(P<0.01),与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呈相关性(P<0.05)。结论电子鼻、电子舌仿生技术可运用于制川乌炮制过程质量研究,为中药炮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川乌,电子鼻,电子舌,炮制,质量研究,气,味,雷达图,线性判别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相关性,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单酯型生物碱

    5-10 2021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川芎味觉信息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基于电子舌技术,对川芎药材味觉信息与6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不同来源(产区、加工方法、等级、优劣品)的川芎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中6种主要化学成分(绿原酸、川芎嗪、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正丁基苯酞、欧当归内酯A)含量,利用电子舌技术对川芎药材的味道进行数字化定量测定,得到味觉信息数据,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不同来源川芎味觉信息进行比较,发现在等级及优劣品的判别上,川芎样品各味觉信息差异较小;在产区及加工方法的判别上,味觉信息差异主要体现在酸味、涩味、咸味。相关性分析发现,川芎的酸味值与阿魏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阿魏酸松柏酯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川芎的涩味值、涩味回味值与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川芎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电子舌技术可实现对川芎产区、加工方法的初步鉴别;可通过川芎的酸味值初判川芎中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含量;通过涩味值、涩味回味值初判川芎中绿原酸、川芎嗪含量。  关键词:电子舌,川芎,味觉信息,化学成分,相关性

    5-6 2021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豉香型白酒分类识别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豉香型白酒作为广东地产酒,是中国白酒十二大主流香型之一,深受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群众的喜爱。该研究采用电子舌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广东地产豉香型白酒的滋味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对同一产地不同品牌的豉香型白酒做出了较好的分类判别。从味觉雷达图发现三个品牌的酸味、涩味、苦味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而在三个品牌的分类判别结果表明,线性判别分析法优于主成分分析法,9个批次的未知样品均能准确识别,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区分不同品牌的豉香型白酒。  关键词:电子舌,豉香型白酒,多变量统计分析,分类识别

    4-25 2021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不同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利用电子舌味觉识别系统建立稳定、便捷的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电子舌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6个甘薯雪花粉的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性,除甜味外,各滋味指标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得分数学模型对不同品种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徐紫薯602,湛紫薯2号,徐紫薯8号,齐宁21,阜甜1号,徐薯55-1。结论电子舌适用于不同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  关键词:甘薯雪花粉,电子舌,多元统计学,主成分分析

    4-19 2021

  • 基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的白术药材等级鉴别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利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不同等级白术药材进行鉴别研究。应用Loading分析法对电子鼻传感器区分样品的能力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分析不同等级白术药材电子鼻信号值,单因素方差分析电子舌获取的甜味值。结果显示电子鼻LDA与PCA分析均可有效区分不同等级白术样品;电子舌能够客观测定不同等级白术药材"味"的变化参数,三个等级白术药材的甜味有差异。  关键词:白术,电子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oading分析,方差分析

    4-12 2021

  • 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舌分析冷藏冠玉枇杷的风味特性---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探讨冷藏对枇杷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液相色谱和电子舌检测技术,研究冠玉枇杷在温度为(6±0.5)℃,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下果实的滋味特性、酸度、糖组分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电子舌检测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枇杷的酸味下降明显,贮藏14d后味觉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5.17%,酸味、甜味与可溶性固形物、pH值呈高度相关性,与可溶性糖缺乏关联性。蔗糖含量在冷藏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质量损失率为56.7%。HS-SPME/GC-MS结果表明,在枇杷果实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为枇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接近40%。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着贮藏时间会发生变化,己醛的相对含量会降低,(E)-2-己醛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冷藏过程中,冠玉枇杷果实的酸味明显下降,蔗糖含量显著减少,主要香气成分己醛和(E)-2-己醛可以作为枇杷采后贮藏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在贮藏14~21 d期间是风味变化较为明显的阶段。  关键词:枇杷,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电子舌,风味

    4-8 2021

  • 火锅蘸料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该研究以低温贮藏(4℃)、常温贮藏(25℃)和高温贮藏(37℃)的火锅蘸料为研究对象,从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风味指标3个方面研究了火锅蘸料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3个月中火锅蘸料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火锅蘸料贮藏品质整体下降。过氧化值不断升高,最大值约为0.157g/100g,油脂不断氧化酸败。不同贮藏温度下风味品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特征滋味鲜味、咸味和丰度在4℃贮藏有较好的保留,缺陷型指标有酸味、涩味、苦味和后味B。气味不断损失,主体风味物质氮氧化合物逐渐减少,而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有机硫化物、乙醇、甲烷等不良风味物质有后期增长趋势。同时,样品在高温贮藏下易受微生物污染,低温下氧化酸败缓慢,几乎无杂菌污染,且气味浓郁,滋味品质较佳,具有较好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火锅蘸料,贮藏过程,品质变化,贮藏温度,风味

    3-29 2021

  • 贵州红酸汤营养品质及呈味特征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明确贵州红酸汤营养品质与呈味特征,试验以7种市售贵州红酸汤为材料,对其基础营养、矿物质、功能性成分、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以及滋味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红酸汤中基础营养、矿物质、功能性成分、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p<0.05)。7种贵州红酸汤均属高钾低钠食品,且钙、镁、磷含量相对较高。有机酸均以乳酸含量最高,为5.07~11.50g/kg,柠檬酸和苹果酸次之。红酸汤功能性成分丰富,N2样品多酚和黄酮高达92.86mg GAE/100g和58.99mg RE/100g。共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以Y2样品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1761.15mg/100g),是其他红酸汤的2~8倍。根据呈味特征,以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占优势,主要贡献者为谷氨酸和丙氨酸。电子舌分析表明,贵州红酸汤以酸味为主,伴随咸、鲜味。这些结果为贵州红酸汤品质评价和综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红酸汤,功能成分,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电子舌

    3-22 2021

  • 电子舌技术在食用盐模糊感官评价中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市售5种不同原料食用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技术结合模糊感官评价技术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食用盐模糊感官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食用盐各感官指标的权重A={A鲜味,A咸味,A涩味,A苦味,A丰富性}={0.32,0.23,0.22,0.18,0.05};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然海盐的口感较佳。  关键词:食用盐,模糊感官评价,电子舌,主成分分析

    3-15 2021

  • 传统酸粥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及风味的变化规律---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该研究通过理化指标测定,电子舌和电子鼻分析对酸粥发酵过程进中的营养及风味行了考察,并对各指标和感官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pH和总糖含量随发酵的进行逐渐降低,总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发酵进行逐渐增加,脂肪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发酵过程中8种维生素含量随发酵的进行而增加,最高含量分别为烟酰胺23.51μg/mL(24h)、VB63.57μg/mL(24h)、VB559.99μg/mL(18h)、VB12190.14μg/mL(30h)、VC78.15μg/mL(30h)、叶酸546.30μg/mL(18h)、VB281.63μg/mL(30h)和生物素1132.67μg/mL(24h)。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发酵进行咸味(saltness)和鲜味(umami)值逐渐降低,酸味(sourness)和涩味(astringency)值逐渐加大。发酵过程中电子鼻的2号传感器W5S(氮氧化合物)值逐渐上升,6号传感器W1S(烷类)值逐渐下降。各成分间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pH、总酸与大部分营养成分及风味信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经过发酵后酸粥营养成分有较大的提升,风味整体呈现酸涩的口味,挥发性物质烷类、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类、醛酮类较多。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酸粥相关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酸粥,发酵,维生素,电子舌,电子鼻

    3-8 2021

290 个  每页 15 个  首页  上一页 ...9101112131415... 下一页 尾页 第 12 页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