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资料下载
  • 不同冲泡条件对六安瓜片茶汤滋味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为绿茶特种茶类。通过电子舌测定不同冲泡水质、冲泡温度、冲泡时间条件下的六安瓜片茶汤儿的酸、甜、苦、涩、鲜、咸味味觉值,分析不同冲泡条件对茶汤滋味的影响,找到合适的六安瓜片茶的冲泡条件。结果表明,不同冲泡条件对涩味、鲜味、酸味、咸味、苦味的影响为冲泡水质>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不同冲泡条件对甜味值的影响为冲泡水质>冲泡时间>冲泡水温,其中冲泡水质对涩味、甜味、鲜味、酸味值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对咸味值的影响是显著的;冲泡水温对涩味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冲泡时间对涩味的影响是显著的;这3个冲泡条件对苦味值的影响都不显著。  关键词:六安瓜片茶;冲泡条件;电子舌;滋味;

    2-1 2021

  • 乳酸菌干预浸米过程对黄酒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选取3株从黄酒中分离到的乳酸菌,对黄酒的浸米过程进行干预,分析了乳酸菌干预对黄酒的理化性质与滋味的影响,以期寻找能缩短黄酒浸米时间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结果表明,菌株w1、w2、w3均能有效缩短浸米时间,而菌株w2效果较优。菌株w1、w2、w3都对黄酒的理化性质与滋味产生显著影响。菌株w2处理使黄酒总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与乳酸的含量均增加显著;总糖含量增加170%,其中木糖、葡萄糖与乳糖的含量均显著增加。而w1与w3的干预,使黄酒样品总酸度明显下降,总糖含量显著下降。基于试验结果,乳酸菌菌株w2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是用于甜型黄酒浸米阶段处理的潜在菌株。 关键词:乳酸菌,浸米,黄酒,品质

    11-26 2020

  •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的中药保健酒口味区分及预测---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考察智能感官技术对中药保健酒的口味区分及对配方工艺优化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人工脂膜传感器与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分别测定鸿茅药酒、益肾液、中国劲酒、功夫酒的味觉数据与嗅觉数据,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保健酒的口味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功夫酒进行有针对性的矫味处理,并对矫味结果进行智能味觉验证。结果4种中药保健酒的智能味觉与智能嗅觉数据差别明显,按味觉数据预测的口味特征调整配方,去除酸味中药覆盆子,由回流浸出工艺改为室温循环浸出工艺,新功夫酒的智能味觉数据与真实口感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智能感官技术可用于中药保健酒口味的量化评价,在配方工艺优化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智能感官技术,中药保健酒,辨识,预测

    9-2 2020

  • 超声波辅助方式对红曲黄酒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缩短黄酒的陈化时间,利用超声波辅助方式进行黄酒发酵并对发酵后黄酒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超声波处理后的黄酒亮度降低,红色和黄色增加。滋味品质评价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的涩味和后味A没有明显变化,其余指标变化无规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处理C黄酒的滋味品质优于其他处理。超声波处理对黄酒中的有机酸含量和种类均有影响。从理化性质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超声波辅助方式对黄酒中的还原糖含量和pH值影响不大,总糖、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上升,非糖固形物含量下降,其余指标变化无规律。 关键词:黄酒,超声波,电子舌,品质,主成分分析(PCA)

    8-21 2020

  • 不同冲泡条件下六安瓜片茶汤涩味值和茶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为绿茶特种茶类。通过分析不同冲泡条件下的六安瓜片茶汤涩味值和茶多酚含量的相关性,进一步掌握其茶多酚含量与涩味值间的变化规律,为科学泡制六安瓜片茶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电子舌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茶汤涩味值和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冲泡条件对涩味值的影响为:冲泡水质>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其中冲泡水质和冲泡水温对涩味值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冲泡时间对涩味值的影响是显著的;不同冲泡条件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为:冲泡水温>冲泡水质>冲泡时间,其中冲泡水温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茶多酚含量与涩味值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 关键词:六安瓜片茶,冲泡条件,电子舌,涩味值,茶多酚

    8-13 2020

  • 籼米米酒和糯米米酒品质的评价---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从湖北省孝感市采集了15个凤窝酒曲样品,以籼米和糯米为原料进行了米酒的酿造,并采用电子舌和色度仪对米酒的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非加权组平均法分析发现,以籼米和糯米为原料酿造的米酒整体滋味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冗余分析发现该差异是由于涩味、咸味、甜味、丰度(鲜的回味)和后味A(涩的回味)等5个指标导致的。经配对t检验发现,以籼米为原料酿造的米酒其涩味、咸味、甜味和后味A(涩的回味)及L'、a°和6”值均显著高于糯米(P<0.05)。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和乙酸为米酒中的主要有机酸,且其在以籼米为原料酿造的米酒中的含量显著偏高(P<0.05)。由此可见,以糯米为原料酿造的米酒其滋味和色泽品质要优于籼米。 关键词:米酒,籼米,糯米,品质评价

    7-9 2020

  • 植物乳杆菌对猕猴桃果酒品质影响的评价---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使用酿酒酵母与39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别发酵进行猕猴桃果酒制备,并结合电子舌、电子鼻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经电子舌检测发现,添加L.plantarum发酵后部分猕猴桃果酒较之对照组酸味、苦味、涩味、咸味和后味A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部分猕猴桃果酒的丰度呈现相反趋势。经电子鼻检测发现,传感器W1C、W6S、W1S、W1W和W3S对添加L.plantarum发酵猕猴桃果酒的响应值明显偏低,而传感器WSS和W5C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品质较好的猕猴桃果酒中奎尼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显著偏低(P<0.05)。L.plantarum HBUAS52016和L.plantarum HBUAS52017在后续猕猴桃酒产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猕猴桃果酒,电子鼻,电子舌,植物乳杆菌,品质评价

    1-20 2020

  • 基于味觉分析系统鉴别干邑白兰地真假的应用初探---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运用味觉分析系统分析评价干邑白兰地滋味指标,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研究该系统在鉴别真假干邑白兰地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具有市场流通代表性的轩尼诗XO干邑白兰地作为研究样品,将样品用水按1:2(V:V)稀释后,采用味觉分析系统SA402B进行检测,运用SPSS 22.0,对酸味、苦味、涩味、苦回味、涩回味、丰富性、咸味和鲜味8种味觉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alysis, PCA)和判别分析,并模拟识别未知样品,考察方法对干邑白兰地真假鉴别的应用效果。结果PCA图显示真假样品能够明显区分,主成分1(PCA1)贡献率为68.187%,主成分2(PCA2)贡献率为26.189%,两大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4.377%,能够较全面反应样品滋味特征;依据判别分析模拟识别6批次未知样品,所有未知样品被正确识别。结论利用味觉分析系统能够简单方便分析轩尼诗XO干邑白兰地滋味信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样品味觉指标,能够较好区分真假样品,可以为干邑白兰地的真假鉴别提供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味觉分析系统(电子舌),干邑白兰地,多元统计分析,真假鉴别

    1-19 2020

  • 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物质味觉特性和表面张力变化---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采用SPME-GC分析了不同陈酿时间对黄酒香气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酯类和醛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酯含量由37.78mg/L增加至497.14mg/L,总醛含量由1.14mg/L增加至20.40mg/L,醇类物质含量变化不大,综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认为黄酒陈香物质为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糠醛和苯甲醛;不同陈酿时间黄酒的电子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酸感增强,10年陈黄酒的酸味值比新酒高出了近127%,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丰富度和鲜度都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分别降低73.9%和29.4%;采用表面张力值来评价黄酒在陈酿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表面张力值越来越大,且相关性分析为显著正相关(P<0.05)。 关键词:黄酒,香气物质,表面张力,电子舌

    1-17 2020

  • 不同酒曲和炒米时间对米酒滋味品质的影响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分别用5种不同的米酒曲搭配不同焙炒时间的糯米进行米酒的酿制,对米酒的滋味品质、理化性质、色度及澄清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5 种不同工艺酿制的米酒酸味、苦味和后味B的强度差异比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以安琪公司米酒曲和焙炒3 min的糯米酿制的米酒滋味最佳;米酒随着焙炒时间的增长颜色加深;理化性质的研究发现15种米酒呈现无规律状态。 关键词:酒曲,炒米时间,米酒,电子舌,滋味,理化性质,色度

    1-9 2020

  • 不同浸提方式对红枣酒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该研究使用热水、果胶酶、微波和微波辅助果胶酶4种浸提方式浸提红枣后发酵红枣酒,利用旋转蒸发仪及密度瓶、色度仪、电子鼻和电子舌等仪器分别对上述4种红枣酒的酒精度、色度、风味和滋味进行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比较4种不同浸提方式发酵红枣酒的整体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浸提方式发酵红枣酒的整体品质差异显著(P<0.05)。采用微波辅助果胶酶浸提发酵红枣酒与热水浸提发酵红枣酒的酒精度最高,分别为12.71%vol和12.84%vol;采用微波辅助果胶酶浸提发酵的红枣酒色泽最为黄亮,芳香类物质含量最高而萜类物质含量最少,苦味及其后味与涩味及其后味在四种红枣酒中最淡,极差分别为2.00、1.39、3.36和4.69,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他3种浸提方式发酵的红枣酒。 关键词:红枣酒,浸提方式,品质分析,电子鼻,电子舌

    1-8 2020

  • 不同处理工艺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分别采用清汁、去皮和带皮的工艺酿造猕猴桃果酒,并对不同处理工艺酿造果酒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电子舌检测发现,带皮发酵猕猴桃果酒的鲜味和咸味显著偏高(P<0.05),而酸味和苦味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发现,带皮发酵猕猴桃果酒中奎尼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含量显著偏低(P<0.05)。经电子鼻检测发现,传感器W1C和W5C对带皮发酵猕猴桃果酒的响应值显著偏高(P<0.05),而传感器W5S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经色度仪检测发现,带皮发酵的猕猴桃果酒其亮度(L*值)显著高于清汁发酵(P<0.05),而红绿度(a*值)显著高于去皮发酵(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发现,带皮发酵的猕猴桃果酒品质更优。 关键词:猕猴桃果酒,不同处理工艺,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品质评价

    1-7 2020

  • 电子舌对不同类型酒味觉的辨识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了研究电子舌对不同类型酒的识别能力。将所有样品按照酒:水=1:2(V/V)进行稀释后,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再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雷达图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关键词: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主成分分析;白酒

    12-10 2019

  •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柑橘酒中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在对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别将其与酿酒酵母联合发酵进行柑橘酒制备,同时采用电子舌对柑橘酒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乳酸菌在柑橘酒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从窖泥中分离的15株菌均被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柑橘酒中的有机酸主要为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酸味是15株乳酸菌发酵而成的柑橘酒样品间差异最大的滋味指标。L.paracasei JNB1-3可明显降低柑橘酒的酸味和苦味强度,在后续柑橘酒发酵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柑橘酒;乳酸菌;电子舌;有机酸

    12-10 2019

  • 不同抗脂氧化处理薏仁露饮料品质风味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在(37.0士0.5)℃贮藏条件下,研究不同组合抗氧化剂对薏仁露饮料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确定其适宜的抗氧化条件,为含脂肪饮料的抗氧化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以薏仁露饮料为原料,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VE、茶多酚、迷迭香3种抗氧化剂以及复合抗氧化剂,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值和采用感官评定及电子舌技术测试薏仁露饮料在贮藏过程中风味品质变化。 关键词:抗氧化剂;薏仁露饮料;脂氧化;硫代巴比妥酸;电子舌

    12-10 2019

60 个  每页 15 个  首页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尾页 第 3 页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