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资料下载
  • 电子鼻结合电子舌技术对五种酱香型白酒大曲的风味物质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利用电子舌、电子鼻技术分析贵州仁怀地区5种酱香型白酒大曲的风味差异。对比95%乙醇溶液与去离子水萃取大曲滋味化合物发现95%乙醇溶液能萃取出更多大曲中与酸味、苦味相关的化合物,与酸味相关的化合物增加明显;5种酒曲除对CAO酸味传感器的负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之外,风味轮廓基本相似;5种大曲中与咸味、鲜味相关的化合物含量较高;5种酒曲粉末与95%乙醇溶液萃取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除响应值最高的氮氧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之外,其余传感器对大曲响应的风味轮廓相似,且95%乙醇溶液能萃取出大曲中更多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以及有机硫化物;5种酒曲中1号、2号、3号酒曲粉末气味相似,1号、3号、4号、5号酒曲95%乙醇提取液气味相似。 关键词:酱香型大曲;风味;电子舌;电子鼻;主成分分析;

    2-27 2023

  •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揭示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本研究在采用电子舌对其各滋味指标进行数字化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其蕴含的乳酸菌类群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类群进行了揭示和功能预测,最后对各滋味指标与细菌类群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大竹米酒在咸味、酸味和苦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大,米酒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5种氨基酸,其中有机酸以乳酸(8.82 mg/g)和乙酸(6.27 mg/g)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8.06 mg/g)、亮氨酸(4.10 mg/g)和天冬氨酸(3.94 mg/g)为主。通过纯培养共分离出14株乳酸菌,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乳杆菌,4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戊糖片球菌,4株)、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副干酪乳杆菌,2株)、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2株)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假肠膜明串珠菌,2株)。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门,累计含量达96.93%;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Pediococcus(片球菌属)、Weissella(魏斯氏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和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属,累计含量达89.43%。相关性分析表明,Weissella与后味A、涩味和苦味等滋味指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大竹米酒中有机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细菌类群以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等乳酸菌为主,且Weissella对米酒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米酒;电子舌;有机酸;氨基酸;细菌类群;

    2-20 2023

  • 不同类型酵母对精酿啤酒化学和感官特性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研究不同类型的酵母对精酿啤酒的化学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选取5株酿酒酵母(4株上面发酵酵母、1株下面发酵酵母)进行酿造发酵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以及离子色谱(IC)法提取并鉴定分析啤酒中的香气成分和有机酸成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定量与鉴别,并用电子舌对成品酒进行滋味评价。结果表明,4株上面啤酒酵母(A1-A4)与下面啤酒酵母L5相比,上面啤酒酵母的起发速度更快,发酵度更高,发酵液风味物质含量较高,酯香醇厚。综合发酵性能指标可以看出,菌株A2的发酵速度较快,最早达到发酵峰值,发酵液感官风味协调,是一株发酵性能优良的精酿啤酒酵母;菌株A3具有较高的发酵度为80.87%,乙酸乙酯的产量高达45.64 mg/L,是一株具有高发酵度的啤酒酵母。  关键词:上面发酵;精酿啤酒;挥发性化合物;感官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9-19 2022

  • 不同发酵时间猕猴桃米酒品质变化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猕猴桃、糯米为原料制备猕猴桃米酒,采用密度瓶法、pH计、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等对不同发酵时间的猕猴桃米酒的酒精度、pH值、滋味、气味、色度等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主成分得分排名靠前的3个猕猴桃米酒样品发酵时间分别为78 h、66 h与30 h,其中,发酵30 h的米酒样品中,猕猴桃特有成分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同时pH值最低,而苦味、涩味、后味指标均偏低。因此,发酵时间30 h有助于提升猕猴桃米酒的风味。  关键词:猕猴桃米酒;品质分析;电子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

    9-5 2022

  • 高产β-葡萄糖苷酶酵母菌的诱变选育及对刺梨果酒香气特性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分析β-葡萄糖苷酶对刺梨果酒香气特性的影响,以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W.anomalus)C4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对其进行化学诱变,以进一步提高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将W.anomalus C4菌株、突变菌株W.anomalus E3菌株纯种或与酿酒酵母以混合发酵形式发酵刺梨果酒。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显色法(p-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ide,pNPG)检测刺梨果酒发酵过程中β-糖苷酶活性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法测定各组刺梨果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得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性能稳定,酶活为(55.05±0.74)U/L的突变菌株W.anomalus E3。与W.anomalus C4菌株相比,W.anomalus E3菌株的酶活提高了31.70%。在刺梨果酒发酵过程中,W.anomalusβ-葡萄糖苷酶活性逐渐增大,第10 d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降低。接种W. anomalus C4、及其突变菌株E3可降低刺梨果酒包括总酸、挥发酸、pH在内的酸度值以及总糖含量;同时还可增加刺梨果酒中挥发性酯类、醇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以及主要香气成分风味活性值(OAV)。因此,接种产β-葡萄糖苷酶W.anomalus菌株有助于调节刺梨果酒的香气特性,增加刺梨果酒的复杂性和丰富度。  关键词:葡萄糖苷酶;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刺梨果酒;香气特性;

    5-30 2022

  • NFC南果梨黄秋葵复合汁配方优化及杀菌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南果梨和黄秋葵为主要原料制作南果梨黄秋葵非浓缩还原汁(Not From Concentrate,NFC),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NFC南果梨黄秋葵复合汁配方,并研究巴氏、微波和超高压三种杀菌方式对复合汁杀菌效果、理化性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果梨汁与黄秋葵以质量比15:1榨汁复合后,按南果梨和黄秋葵复合汁含量93.98%、白砂糖添加量6%和柠檬酸添加量0.02%进行复配,感官评分最高为89.4。三种杀菌方式处理后复合汁均达到商业无菌状态。与未杀菌样品相比,微波和巴氏杀菌复合汁总酸含量和自由基清除率发生显著下降(P<0.05),pH、非酶褐变指数、苦味和涩味显著上升(P<0.05);微波和超高压处理后复合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上升(P<0.05);超高压处理后复合汁总酸含量、苦味和涩味显著下降(P<0.05)。与其他两种杀菌方式相比,超高压杀菌的复合汁?E变化最小,为4.26±0.12,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分别为78.79%±0.37%和68.84%±0.42%,较好保持了复合汁色泽和抗氧化性。  关键词:南果梨;黄秋葵;杀菌;电子舌;

    4-11 2022

  • 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发酵的果酒经过不同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0、30、60、90、120 MPa下品质的变化。采用色度仪、电子鼻、电子舌等设备探究不同均质压力对猕猴桃果酒的色度、风味及滋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超高压微射流压力的增加,猕猴桃果酒中的色度值b*值升高且差异显著(P <0.05),a*值在60、90 MPa处理的试样与对照组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 <0.05),酒体颜色改善,趋向红-黄色;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W1W、W2S、W3S等缺陷型气味有效减少; 120 MPa均质压力下的猕猴桃果酒鲜味增加。  关键词: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猕猴桃果酒;电子舌;电子鼻;主成分分析;

    3-21 2022

  • 不同酵母菌发酵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该研究以四川省苍溪县地区所产的红心猕猴桃为原料,在同一实验条件(带皮破壁)下经7种不同酵母菌(AU、BA、BV、EC、FR、MA、RW)发酵得到不同猕猴桃果酒,利用色度仪、电子鼻、电子舌等对猕猴桃果酒的色泽、风味、滋味等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评价猕猴桃果酒的整体品质。结果表明,不同酵母菌发酵制得的猕猴桃果酒整体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酵母菌AU、MA发酵的猕猴桃果酒具有良好的色泽,酵母菌BV发酵的猕猴桃果酒在气味和滋味上表现较为优异,可为猕猴桃果酒酵母菌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猕猴桃果酒;酵母菌;色度;电子舌;电子鼻;

    2-7 2022

  • 扣囊复膜酵母在红枣酒中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采用纯培养技术对10个采集自大竹县东柳乡的米酒曲样品蕴含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24株酵母菌中16株被鉴定为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扣囊复膜酵母),S. fibuligera为米酒曲中的优势酵母菌。选取S.fibuligera分离株制备红枣酒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红枣酒酒精度在8.1%vol~11.9%vo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7.59%~17.21%。色度仪结果表明,红枣酒颜色整体偏红偏黄。电子鼻结果表明,乙醇为红枣酒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电子舌结果表明,红枣酒在酸味指标上差异最大,相对强度的极差值为4.4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 fibuligera HBUAS61136酿造的红枣酒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和较高的酒精度。  关键词:扣囊复膜酵母;红枣酒;电子鼻;电子舌;品质;

    1-24 2022

  • 超声波-橡木片复合催陈技术对寒富苹果白兰地陈酿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陈酿是白兰地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自然陈酿耗时耗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寒富苹果蒸馏原液为试样,研究3种烘烤程度橡木片与超声波-橡木片复合催陈对酒样催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橡木片催陈中以重度烘烤度橡木片最佳,催陈45d后酒样中醇类物质含量由对照的60.2%降低到56.95%,酯类物质含量由对照的31.089%增加到42.136%,酯类的种类由对照的25种增加到30种;酒样的酸味、涩味及其回味、苦味下降,甜味微增并带有橡木香气风味,感官评分由57.1上升到80.0。超声波-橡木片复合催陈比单一催陈技术表现更为优异,显著表现出对酒体香气成分的增酯降醇作用,且对酒体降苦降涩作用更明显。研究表明超声波-重度烘烤橡木片复合催陈酒样品质最优,酯类增加到33种,含量增加到56.168%,感官评分达到96.6,催陈后的酒样有和谐的果香和橡木香,口感醇和绵甜。可见,超声波-重度烘烤橡木片复合催陈寒富苹果白兰地效果最好,45d可以快速达到白兰地市场要求标准。  关键词:白兰地;催陈技术;超声波;橡木片;香气成分;电子舌;

    12-13 2021

  • 基于机器学习和电子舌技术的白酒掺假鉴别---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采用电子舌技术,针对国内白酒市场上几种常见类型的掺假白酒,对14个白酒样品的酸味、苦味、涩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鲜味、丰富性、咸味共8个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掺假白酒与原酒、成品酒在苦味、涩味、苦味回味和鲜味、丰富性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表明这些指标在白酒掺假鉴别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将14个白酒样品按照原酒、成品酒和掺假白酒分为3类,结合酸味等8个指标的电子舌试验数据,采用机器学习中KNN、决策树2种分类器进行分析,通过交叉验证比较两种分类器的准确率, Python分析结果显示, KNN、决策树等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0.900 0和0.866 7,表明KNN的性能相对更高。综合比较2种分类器准确率,选择KNN作为最终分类器,该模型预测准确率为100%。  关键词:电子舌技术;白酒;鉴别;KNN;决策树;

    11-22 2021

  • 一株刺梨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的鉴定及酿酒特性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分析1株刺梨来源的非酿酒酵母酿酒特性,从葡萄糖、柠檬酸、酒精、SO2耐受性,β-糖苷酶、硫化氢产生能力等方面分析该菌株(编号F119)生理特征;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刺梨果汁,从发酵刺梨果酒常规理化指标,感官品评以及香气物质方面探讨F119菌株对刺梨果酒品质的影响。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F119为1株刺梨来源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柠檬酸耐受性和SO2耐受性,与酿酒酒母X16之间无差别。葡萄糖、酒精耐受性和β-糖苷酶产生能力不及酿酒酵母X16。此外,F119菌株不产硫化氢。F119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可降低刺梨果酒的挥发酸和残糖量,不影响刺梨果酒的感官品评。F119混合发酵可增加刺梨果酒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或含量,如挥发酸、挥发醚、挥发性烃类等,降低挥发性醇类物质、挥发性酯类物质、挥发性酚类、醛类物质等物质的种类或含量。  关键词:刺梨;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生理特性;混菌发酵;

    9-13 2021

  • 乳酸菌对红曲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该研究通过传统可培养法从米酒样品中分离出9株乳酸菌,在相同的条件下添加9株乳酸菌发酵制备红曲黄酒,并采用酸碱直接滴定法、折光仪法、高效液相-示差折光法和电子舌技术,同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对添加不同乳酸菌制备的红曲黄酒的总酸、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和滋味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9株乳酸菌发酵制备的红曲黄酒总酸、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的含量和滋味较未添加乳酸菌制备的红曲黄酒有较大差异,且添加乳酸菌发酵的红曲黄酒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总酸的含量的低于对照组,并经主成分分析可知相同种类的乳酸菌发酵红曲黄酒样品的品质有相似的影响。  关键词:米酒,乳酸菌,红曲黄酒,电子舌,主成分分析

    7-19 2021

  • 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空心李果酒理化特性及香气组分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将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接种方式发酵空心李果酒,分析其对空心李果酒理化特性及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均可降低空心李果酒酸类物质含量;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空心李果酒电子感官品评无影响;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发酵空心李果酒的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的种类分别为21种、13种、4种、2种和10种,含量分别为(1131.11±38.46)、(399.24±23.56)、(14.48±0.53)、(60.20±5.03)、(109.20±7.30)mg/L。与酿酒酵母组相比,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组发酵空心李果酒中醇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种类增多,酯类、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酸类化合物含量降低,而混合接种发酵空心李果酒香气组分与酿酒酵母组较为接近。因此,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空心李果酒有降酸作用,可改善其香气组分的种类和含量。  关键词:空心李,异常威克汉姆酵母,果酒,理化指标,香气组分

    5-31 2021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豉香型白酒分类识别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豉香型白酒作为广东地产酒,是中国白酒十二大主流香型之一,深受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群众的喜爱。该研究采用电子舌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广东地产豉香型白酒的滋味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对同一产地不同品牌的豉香型白酒做出了较好的分类判别。从味觉雷达图发现三个品牌的酸味、涩味、苦味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而在三个品牌的分类判别结果表明,线性判别分析法优于主成分分析法,9个批次的未知样品均能准确识别,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区分不同品牌的豉香型白酒。  关键词:电子舌,豉香型白酒,多变量统计分析,分类识别

    4-25 2021

60 个  每页 15 个  首页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尾页 第 2 页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