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资料下载
  • 电子鼻结合电子舌技术对五种酱香型白酒大曲的风味物质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利用电子舌、电子鼻技术分析贵州仁怀地区5种酱香型白酒大曲的风味差异。对比95%乙醇溶液与去离子水萃取大曲滋味化合物发现95%乙醇溶液能萃取出更多大曲中与酸味、苦味相关的化合物,与酸味相关的化合物增加明显;5种酒曲除对CAO酸味传感器的负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之外,风味轮廓基本相似;5种大曲中与咸味、鲜味相关的化合物含量较高;5种酒曲粉末与95%乙醇溶液萃取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除响应值最高的氮氧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之外,其余传感器对大曲响应的风味轮廓相似,且95%乙醇溶液能萃取出大曲中更多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以及有机硫化物;5种酒曲中1号、2号、3号酒曲粉末气味相似,1号、3号、4号、5号酒曲95%乙醇提取液气味相似。 关键词:酱香型大曲;风味;电子舌;电子鼻;主成分分析;

    2-27 2023

  •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揭示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本研究在采用电子舌对其各滋味指标进行数字化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其蕴含的乳酸菌类群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类群进行了揭示和功能预测,最后对各滋味指标与细菌类群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大竹米酒在咸味、酸味和苦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大,米酒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5种氨基酸,其中有机酸以乳酸(8.82 mg/g)和乙酸(6.27 mg/g)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8.06 mg/g)、亮氨酸(4.10 mg/g)和天冬氨酸(3.94 mg/g)为主。通过纯培养共分离出14株乳酸菌,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乳杆菌,4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戊糖片球菌,4株)、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副干酪乳杆菌,2株)、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2株)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假肠膜明串珠菌,2株)。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门,累计含量达96.93%;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Pediococcus(片球菌属)、Weissella(魏斯氏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和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属,累计含量达89.43%。相关性分析表明,Weissella与后味A、涩味和苦味等滋味指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大竹米酒中有机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细菌类群以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等乳酸菌为主,且Weissella对米酒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米酒;电子舌;有机酸;氨基酸;细菌类群;

    2-20 2023

  • 大球盖菇肽基料超声制备及其食药特性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采用不同超声模式(聚能超声模式和平板超声模式、单频和多频组合模式等),探讨超声处理制备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肽基料的可行性及其呈味特性、抗氧化活性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Ⅰ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等食药特性。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制备的大球盖菇肽基料中的肽含量均较高(110.36~230.15 mg·g-1干重),其中,功率密度300 W·L-1、单频20 kHz聚能超声处理模式或功率密度120 W·L-1、20/28/40 kHz或20/40/28 kHz顺序三频组合平板超声处理模式制备的大球盖菇肽基料中肽含量较高;超声处理频率组合对大球盖菇肽基料风味有较大影响,超声处理制备的大球盖菇肽基料呈咸鲜味特性;功率密度120 W·L-1、20/28 kHz顺序双频组合平板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功率密度300 W·L-1、20/28 kHz同步双频组合聚能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ACE抑制效果最优;在相同超声功率密度及频率组合处理条件下,聚能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比平板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其肽段两端疏水氨基酸占比更高。 关键词:大球盖菇;超声;呈味特性;抗氧化活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13 2023

  • 不同干燥方式对滑子蘑滋味物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探究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滑子蘑中滋味物质的影响,结合电子舌分析,测定比较了干燥滑子蘑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5’-核苷酸的含量,并运用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对其进行了鲜味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滑子蘑中总游离氨基酸(168.81 mg/g)和有机酸(88.69 mg/g)含量最高;热泵干燥滑子蘑中总5’-核苷酸(2.86 mg/g)含量最高,但3种干燥样品中呈鲜核苷酸含量大小排序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样品EUC值高于热风和热泵干燥样品。电子舌分析显示,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滑子蘑滋味差异明显。综合考虑认为,微波干燥方式较利于保留滑子蘑中与滋味相关的物质,更适合滑子蘑的干制。 关键词:滑子蘑;干燥方式;滋味物质;电子舌;

    2-6 2023

  • 不同发酵剂对浅渍发酵豇豆风味成分和滋味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子舌技术分析接种不同发酵剂浅渍发酵豇豆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滋味特征,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D-7和植物乳杆菌FM-LP-9单独发酵豇豆中都检测出47种风味物质,菌株SD-7与FM-LP-9混菌(1∶1)发酵和自然发酵豇豆中分别检测出59种和44种风味物质,表明混菌发酵有利于增加发酵产品风味种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酸类、酯类等8类风味成分对豇豆风味品质的影响分为4种,且在该主成分评价模型下可区分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发酵豇豆的酸味、苦味和涩味影响值高于接种发酵。综上,混合接种发酵可提高豇豆发酵产品的风味组分和改善产品的滋味。 关键词:浅渍发酵;豇豆;发酵剂;气质联用;电子舌;风味;滋味;

    1-28 2023

  • 不同成熟度唐古特白刺果风味特征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成熟度唐古特白刺果风味特征差异。方法 以3个不同采收期唐古特白刺果为试材,采用电子舌味觉分析仪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其风味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电子舌结果 表明,成熟度C唐古特白刺果中的甜味和鲜味值显著高于成熟度A和B,而成熟度A的唐古特白刺果咸味值高于成熟度B和C。GC-IMS分析表明,不同成熟度唐古特白刺中定性检出3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其中单体主要包括酯类9种、醛类5种、醇类4种、酮类8种;随着唐古特白刺果成熟度增加,异戊酸甲酯、乙酸-2-甲基丁酯、异戊醇、乙醇、2-戊酮峰体积呈上升趋势,而乙酸乙酯、(E)-2-己烯醛、异戊醛、乙偶姻呈下降趋势。结论 综合电子舌和GC-IMS结果 ,唐古特白刺果在成熟度A时咸味值最高,在成熟度C时甜味值最高,在成熟度B时风味物质变化最大。可根据唐古特白刺果不同成熟阶段的风味特点,为其潜在的加工利用价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唐古特白刺果;成熟度;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16 2023

  • 不同产地野菊花味觉分析及蒙花苷分布规律---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采用电子舌探讨不同产地野菊花味觉信息与蒙花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蒙花苷在不同产地间的规律。[方法]采集不同产地野生野菊花药材,采用TS-5000Z电子舌系统、UPLC分别测定味觉信息和蒙花苷含量,考察不同产地野菊花味觉差异及其与蒙花苷含量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产地蒙花苷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不同产地野菊花味觉差异主要表现在苦味、酸味和涩味;苦味与蒙花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味觉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不同产地药材以蒙花苷含量可聚为4类,其中Ⅰ、Ⅱ为高含量类群,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和安徽3个省份;不同产地药材以味觉信息与蒙花苷含量可聚为4类,其中Ⅱ、Ⅳ蒙花苷含量较高,味觉指标表现为苦味和苦味回味较高;调研省份中,安徽、河南和湖北3个省份蒙花苷合格率较高。[结论]野菊花苦味值与蒙花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为野菊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蒙花苷含量对比,分析蒙花苷在不同产地间的分布规律,对于划定野菊花药材种植区划、实现野菊花优质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野菊花;味觉分析;不同产地;蒙花苷;相关性;分布规律;

    1-11 2023

  • 不同熬制工艺对“佛跳墙”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本文通过理化指标分析、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含量测定及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方法对传统和现代熬制工艺下两种“佛跳墙”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熬制工艺对“佛跳墙”的脂肪含量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传统工艺熬制的“佛跳墙”中呈味核苷酸能更好地与鲜味氨基酸结合、呈现更好的鲜味;通过电子舌技术分析得出两种熬制工艺的“佛跳墙”主要在苦味和涩味上有差异;GC-IMS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工艺较现代工艺熬制的“佛跳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更丰富,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两种熬制工艺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可为“佛跳墙”产品开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佛跳墙;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主成分分析(PCA);

    1-3 2023

  • 基于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评价结合的五汁饮矫味技术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 通过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五汁饮的最优矫味剂。方法 首先基于电子舌技术综合评分从常用的20组矫味剂中筛选出味觉响应值相近的矫味剂,再通过人工口尝评价优选出一种最佳的矫味剂。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统计分析采用完全随机单因素试验多组间的两两比较,人工口尝评价采用DPS统计软件中单向有序列联表项下的秩和检验法处理数据。结果 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结果筛出4组矫味剂组合,皆对增加甜味作用显著,对降低涩味、涩味回味作用也非常显著,对掩盖苦味、苦味回味具有一定作用(本品不苦),对改善鲜味作用不显著,但对改善鲜味回味作用显著。人工口尝评价选出最优的矫味剂组合比例是:五汁饮原料干浸膏62%,白砂糖19%,甘露醇19%。该矫味剂组合对应的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味觉响应值数据显示,甜味由8.367提高到16.24;苦味由9.528降低到6.923;涩味由5.790降低到0.316 7;鲜味由6.473增加到7.453;苦味回味由1.157降低到0.000;涩味回味由1.320降低到0.043 3;鲜味回味由0.237 8提高到0.680 0。结论 通过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科学合理地筛选出五汁饮的最佳矫味剂组合,显著地改善了口感,优化了制剂配方。  关键词:五汁饮;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人工口尝评价;单向有序列;秩和检验;

    12-20 2022

  • 基于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新五汁饮矫味技术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通过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新五汁饮的最佳矫味剂。方法:基于电子舌技术综合评分从常用的20种矫味剂中筛选出味觉响应值相近的矫味剂,再通过人工口尝评价优选出最佳的一种矫味剂。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统计分析采用95%可信区间重叠法进行多组间的比较,人工口尝评价结果采用DPS统计软件中单向有序列联表项下的秩和检验处理数据。结果: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筛出4组矫味剂样品;人工口尝评价,选出最优矫味剂组合比例为:新五汁饮原料干浸膏占58%,木糖醇占41.9%,甜菊素占0.1%。该矫味剂组合处方对应的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味觉响应值数据显示:甜味由8.150提高到15.63;苦味由11.52降低到6.667;涩味由6.790降低到3.323;苦味回味由1.150降低到0.283 3;涩味回味由1.620降低到0.101 3。结论:采用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合理筛选出新五汁饮最佳、最适合的矫味剂,显著改善口感,优化制剂处方。该方法科学合理,具有较高可行性。  关键词:新五汁饮;矫味剂;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人工口尝评价;95%可信区间重叠法;秩和检验;

    11-28 2022

  • 基于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山苓荷甘粉矫味技术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通过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山苓荷甘粉的最佳矫味剂与辅料组合。方法:基于电子舌技术综合评分将常用的20种矫味剂与辅料和山苓荷甘干浸膏配伍,找出矫味剂最佳用量及矫味剂与辅料最优组合,再通过人工口尝评价优选出一种最佳的矫味剂与辅料组合。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统计分析采用95%可信区间重叠法及单因素试验LSD法,进行多组间的两两比较;人工口尝评价结果采用DPS统计软件中单向有序列联表项下的秩和检验,进行处理数据。结果: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甜菊糖苷用量在1.05%增甜作用最好,β-环糊精抑制苦味及涩味作用最优;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初筛出5组样品,人工口尝评价结果最终选出最优的矫味剂组合比例是:山苓荷甘粉干浸膏占48%,β-环糊精占50.95%,甜菊素占1.05%。结论:通过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科学正确合理地筛选出山苓荷甘粉最适合的矫味剂及辅料,显著改善口感,优化制剂处方。  关键词: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人工口尝评价;山苓荷甘粉;矫味剂;95%可信区间重叠法;单因素试验LSD法;多组间两两比较;秩和检验;

    11-21 2022

  • 基于电子舌技术结合聚类/相关性分析食盐品质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本文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ay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XRF)检测方法和电子舌传感技术,测定12种市售食盐中9种主要元素含量(Cl、Na、Mg、Sx、Si、Al、K、Ca和Zn)及其8种滋味响应值(酸味、苦味、涩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鲜味、丰富性和咸味),阐明食盐产品基本属性与其中微量元素含量、电子舌滋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相似度达到50%。食盐中海盐氯元素含量最高、井矿盐次之、湖盐最低,海盐中钾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井矿盐、湖盐;食盐所表现的咸味与K含量呈正相关、鲜味呈正相关,Cl含量与产品类别呈显著正相关,表明Cl含量可以作为判断产品原料来源的主要依据,该研究为健康食盐开发、主要原料来源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食盐;电子舌;元素含量;聚类分析;相关性;

    11-7 2022

  • 基于电子舌和多成分定量技术的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通过电子舌与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舌对20批厚朴药材的味觉进行定量化;采用多成分含量测定对20批厚朴中的紫丁香酚苷、木兰花碱、木兰箭毒碱、木兰苷A、木兰苷B、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8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并测定药材电子舌测试液中除辣薄荷基厚朴酚外的7个化学成分的质量浓度;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建立化学成分与味觉传感器响应值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结果筛选出6个单体化合物并对其味觉进行测定。结果:厚朴药材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与电子舌苦味、苦味回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厚朴酚、和厚朴酚虽然为脂溶性化学成分,在电子舌测试液中的含量较低,但仍与苦味、苦味回味有显著正相关(P<0.05);单体化合物的味觉测试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苦味和苦味回味的响应值均为最高。结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  关键词:厚朴;电子舌;多成分含量测定;苦味;物质基础;

    10-31 2022

  • 核桃粕鲜味物质提取工艺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核桃粕为原料提取鲜味物质,利用电子舌检测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核桃粕中鲜味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味物质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0 min、加酶量0.20%(以核桃粕质量计)、水料质量比25∶1,在此工艺下获得的核桃粕酶解液电子舌鲜味值最高,口感鲜味极佳。  关键词:电子舌;酶解;核桃粕;鲜味;

    10-24 2022

  • 国内外典型常温纯牛奶的风味品质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牛奶演变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离不开成熟的常温奶生产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营养食品的追求,牛奶的销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近年来的乳制品事件使国人对国产牛奶的信心较为薄弱,纯牛奶的进口量逐年增长,“进口牛奶优于国产牛奶”观念盛行。本文以典型的2款国产纯牛奶和4款进口纯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国产纯牛奶和进口纯牛奶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进口纯牛奶挥发性风味组分中酮类、酸类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2-庚酮、2-壬酮和2-十一酮含量约为国产纯牛奶的2倍,结合智能感官和描述性感官评价进行整体滋气味的评估(1~7分制),发现国内的纯牛奶样品感官轮廓相似,且乳香味和乳脂味较浓,异味(牛膻味、金属味和青草味)和蒸煮味较弱,整体喜好度评分较高,分别为5.8和5.9分,而进口纯牛奶样品的乳香味和乳脂味较弱且异味较重,整体喜好评分不超过4.0分。  关键词:常温奶;风味;智能感官;感官评价;国内外;

    10-17 2022

295 个  每页 15 个  首页  上一页 ...45678910... 下一页 尾页 第 7 页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