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资料下载
  • 夏秋灵芝菌茶的制备及内含物质分析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用日本INSENT电子舌对夏秋灵芝菌茶的制备及内含物质分析研究

    2-22 2024

  • 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对秋刀鱼脱腥工艺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用日本INSENT电子舌对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对秋刀鱼脱腥工艺研究

    2-22 2024

  • 遵义红茶品质特征及其对高脂模型斑马鱼的降脂活性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用INSENT电子舌分析遵义红茶品质特征及其对高脂模型斑马鱼的降脂活性分析

    2-22 2024

  • 不同杀青方式对刺梨叶茶风味物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刺梨叶茶是以刺梨树春季嫩叶为原料,采用绿茶工艺制备而成的代用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保健功效。为探究不同杀青工艺对刺梨叶茶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研究微波杀青(WB)、蒸汽杀青(ZQ)、热力杀青(RL)3种不同杀青方式制作的刺梨叶茶的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WB样品的苦味、鲜味、咸味最强,酸味、涩味最弱,ZQ样品酸味、涩味、鲜味、咸味适中,苦味最弱,RL样品的酸味、涩味最强,苦味适中,鲜味、咸味最弱。从不同杀青方式制作的刺梨叶茶中分别检测鉴定出213(WB)、205(ZQ)、209(RL)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醛类化合物、烷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基于香气活性值分析,筛选出35种对刺梨叶茶香气有较大影响的呈香物质,通过对35种主要呈香物质的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十二醇是WB样品的关键香气成分,苯乙酮是ZQ样品的关键香气成分,芳樟醇、乙醛是RL样品的关键香气成分。综合各项研究结果来看,微波杀青方式更适合用于刺梨叶茶的制备。研究结果为刺梨叶茶的风味化学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刺梨叶茶;风味物质;杀青方式;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1-22 2024

  • 不同品种梨制备的陈酿梨酒品质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分别以不同品种梨(承德香水、大香水、小香水、苹香、寒香、京白、鸭梨、东广、鸭广)制备梨酒,测定陈酿3年梨酒的理化指标(色度、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及Fe3+还原力)、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滋味等,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DS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陈酿梨酒品质排名前三依次为:小香水梨酒、东广梨酒、苹香梨酒。小香水梨酒的滋味协调,颜色较浅,总黄酮含量最高(997.23 mg/L),Fe3+还原力最强(OD700 nm值=1.899);东广梨酒酸味较弱,总酚含量最高(901.93 mg/L),DPPH·清除率最高(48.07%);苹香梨酒的滋味协调,颜色最浅,·OH清除率较高(92.75%),挥发性风味物质最多(36种)。因此,小香水、东广、苹香是制备梨酒的最适品种。 关键词:梨;品种;陈酿梨酒;品质分析;抗氧化活性;

    1-15 2024

  • GC-MS与电子舌联合分析干制方式对秋刀鱼风味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秋刀鱼(Cololabis saira)风味的影响,本研究将腌制后的秋刀鱼分别进行自然干燥、冷风干燥和紫外+冷风干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电子舌测定鲜鱼、腌制鱼、自然干制鱼、冷风干制鱼、紫外+冷风干制鱼的风味变化。结果显示,GC-MS共检测到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酸类、烃类以及含氮化合物等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鲜秋刀鱼为参照,醇类、醛类、酮类物质的增加均不同程度丰富了3种干制秋刀鱼的油脂香气;其中,紫外+冷风干制鱼中顺-2-庚烯醛、辛醛、2-乙基呋喃等物质的含量明显增多,分别增加至64.96、569.48和189.27 μg/kg,使秋刀鱼具有丰富的油脂香味。咸味、鲜味和鲜味回味是干制秋刀鱼重要的滋味指标,电子舌实验结果表明,干制后秋刀鱼的咸味和鲜味回味大幅增加而鲜味略有降低。3种干制方式均不同程度增加了秋刀鱼的油脂香味同时丰富了鲜味回味;其中紫外+冷风干燥最大程度地丰富了秋刀鱼的风味。 关键词:秋刀鱼;自然干燥;冷风干燥;紫外+冷风干燥;风味变化;

    1-8 2024

  • 不同干燥温度对金针菇菇根挥发性特征和口感特性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对金针菇菇根挥发性特征和口感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室温及40、50、60℃干燥处理的金针菇菇根挥发性特征和口感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金针菇菇根中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粗多糖和5’-核苷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50℃干燥处理的金针菇菇根整体品质最好。不同干燥温度处理的金针菇菇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电子鼻、电子舌、HS-SPME-GC-MS指纹图谱可以清楚区分不同干燥温度处理的样品。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欧氏距离为6.5)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可为食用菌和其他类似热敏农产品的干燥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干燥温度;金针菇菇根;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18 2023

  • 白贝肉酶解工艺的优化及其产物呈味特性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通过酶解法利用白贝制备酶解产物,并对其进行滋味评价,为白贝调味品的开发奠定了前期基础。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蛋白酶后,应用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制备白贝酶解产物,测定其游离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和有机碱含量,并通过滋味活性值评价这些呈味物质对提取物滋味的贡献。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工艺优化,最佳酶解工艺为加酶量4 586 U/g、料液比1∶4.4、酶解温度58℃、酶解5 h,此条件下水解度达42.46%。所制备的酶解液中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4.70%,鲜味核苷酸GMP和IMP的含量分别为24.21 mg/100 g和66.39 mg/100 g,有机酸琥珀酸含量为360.33 mg/100 g,有机碱甜菜碱含量为394.00 mg/100 g。电子舌分析表明,酶解产物中鲜味、甜味、苦味特征明显。白贝酶解产物中滋味成分丰富,鲜味含量较高,可用于调味品的开发。 关键词:白贝;酶解;响应面优化;呈味特性;

    12-11 2023

  • 阿奇霉素-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掩味与调控释药作用---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掩盖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苦味和个性化调控药物释放速度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分别以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cellulose,HPC)和尤特奇RS100修饰制备速释型AZI-AmberliteTM IRP64/HPC和缓释型AZI-AmberliteTM IRP69/RS100进而组合以实现控制释放。对AZI-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药物利用率进行测定,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AZI-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润湿度、掩味效果、体外溶出和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形成的AZI-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结晶状态,2.5%HPC修饰的AZI-AmberliteTM IRP64/HPC和0.5%RS100修饰的AZI-AmberliteTM IRP69/RS100掩味效果良好,两者以对应AZI含量为13∶67的比例组合可以实现AZI在前10 min的快速释放和后期的6 h内平稳释药。结果表明,经表面修饰制得的AZI-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及其组合物能够掩盖AZI苦味并可实现对药物释放速度的灵活调节,为AZI新制剂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阿奇霉素;离子交换树脂;掩味;组合控释;

    12-4 2023

  • 小龙虾头营养成分及风味滋味特性分析与评价---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为充分利用小龙虾头等副产物,探讨小龙虾头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可行性。本文以广西稻田养殖小龙虾头为原料,采用国标测定虾头中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等基本营养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虾头中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并通过电子舌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新鲜虾头整体滋味和气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营养组成来看,小龙虾头营养丰富,其中主要以粗蛋白(10.92 g/100 g)和粗脂肪(9.05 g/100 g)为主,脂肪中含磷脂4.67 mg/g;虾头中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97.28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占氨基酸总量的50.01%;共检出19种脂肪酸(9种饱和脂肪酸、10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有57.94%。从风味组成来看,虾头中的氨基酸、磷脂以及脂肪酸都是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除此之外,在新鲜虾头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900.70 mg/100 g,鲜、甜味氨基酸占39.88%;虾头中的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也为虾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滋味;并且虾头的电子舌鲜味响应值为13.55,鲜味明显;在虾头中共定性出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包括醛类、酮类和醇类等,具有一定的油脂香、肉香、类似青草和水果的味道以及土腥味等气味。总体来看,小龙虾头营养健康,含有丰富的风味前体物和滋味物质,在小龙虾头加工利用以及调味品的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可行性。 关键词:小龙虾头;营养成分;风味特性;滋味特性;

    11-27 2023

  • 基于电子舌与人工感官的茶叶滋味属性参考物呈味强度相关性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探究电子舌和人工感官对茶叶滋味属性参考物呈味强度的相关性。方法:以奎宁、明矾、谷氨酸钠、蔗糖和柠檬酸依次为苦、涩、鲜、甜、酸滋味属性参考物,在觉察阈值基础上,分析各滋味属性参考物电子舌和人工感官的浓度—呈味强度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奎宁苦味觉察阈值为0.015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4.91;明矾涩味觉察阈值为0.01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3.32;谷氨酸钠鲜味觉察阈值为0.03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1.32;蔗糖甜味觉察阈值为0.4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18.07,柠檬酸酸味觉察阈值为0.04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6.18。各滋味属性参考物的人工感官和电子舌浓度—呈味强度均呈一定函数曲线关系,符合Weber-Fechne定律;在所选浓度范围内,柠檬酸(酸味)和蔗糖(甜味)电子舌呈味强度与人工感官强度呈正相关,奎宁(苦味)和明矾(涩味)电子舌呈味强度与人工感官强度呈负相关。结论:茶叶中5种滋味属性参考物电子舌检测与人工感官浓度—呈味强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电子舌;人工感官;滋味属性;参考物;相关性;茶叶;

    11-20 2023

  • 基于仿生学技术对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品质差异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该研究利用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等设备对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的香气、滋味和色泽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香气指标,不同白酒滋味指标间的差异更大,其中涩味、鲜味、咸味和苦味是差异最大的几种滋味。白酒香气的检测结果显示,老白干香型、特香型、浓香型白酒相较其他香型白酒而言,芳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凤香型酒香气物质成分与其他11种香型白酒的差异最大。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白酒香气、滋味和色泽差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这对于后续通过仿生学技术区分不同香型的白酒和确定部分白酒的特征香气成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白酒;香型;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品质差异;

    11-13 2023

  • 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研究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在八宝茶中添加纹党参5、10和15 g/份,以未添加纹党参的八宝茶作为对照组,比较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滋味和感官评价得分等品质特征。结果显示纹党参八宝茶呈现红色偏黄的颜色。随着剂量提高,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变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其中,添加纹党参10和15 g八宝茶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纹党参八宝茶的甜味、苦味和咸味随纹党参剂量的增加而减弱,而酸味呈现增强趋势。其中,甜味、酸味、鲜味、苦味回味和鲜味回味是造成纹党参八宝茶滋味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纹党参10 g/份剂量组八宝茶的甜味和香气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组,表现出纹党参原有的味道,并且与八宝茶的茶香融合,感官得分比对照组提高了35%。因此,适当剂量的纹党参可以提高八宝茶的品质。 关键词:纹党参;八宝茶;滋味;风味;苦味;甜味;

    11-6 2023

  • 石柱单枝连“形、色、味、量”等级评价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采用色度仪、电子舌技术对石柱单枝连颜色、味道特征进行数字化表征,探讨其颜色、味道、生物碱含量、外观性状间的相关性,SPSS 22.0相关性分析显示,石柱单枝连的外观值与味道值和颜色值呈显著相关性,生物碱含量与味道、颜色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各味觉值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而颜色与味道无显著相关性。以外观、颜色、味道、生物碱含量为变量,采用k均值分类法将黄连聚为三类,并根据聚类结果划分为3个等级,通过SIMCA 14.1中的PLS-DA分析模型实现等级的有效鉴别。其中长度值是等级划分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颜色中的b*值,在味道值中的药物苦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生物碱含量中巴马汀含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实现石柱黄连的“色、味”数字化信息表达,填补石柱黄连的“色、味”数字化等级标准的空白,建立石柱单枝连基于“形、色、味、量”划分等级的标准模型,为中药材“色、味”数字化鉴别与等级划分奠定基础,为中药材整体性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连;电子舌;色度仪;等级;

    10-30 2023

  • 玫瑰花闪式提取工艺优化及对有效成分和风味的影响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确定玫瑰花闪式提取的最优工艺,并将其与传统浸泡提取最优工艺方式对比,为玫瑰花提取工艺产业化生产提供合理稳定节能的新方式。方法:以玫瑰花中活性成分金丝桃苷、芦丁为成分评价指标,电子舌测定的鲜味、苦味、甜味等为风味评价指标,以转速、加水倍数、浸泡时间为因素,通过闪式提取L9(3)4正交试验提取最佳工艺,探索不同提取工艺条件对其活性成分和风味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再采用浸泡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浸泡提取,95%可信区间重叠法比较闪式与浸泡提取各成分的差异,建立闪式提取成分指标与风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闪式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转速2 000 r/min、加水量30倍、时间10 min,与最优浸泡提取有统计学差异;成分指标的比较得出,金丝桃苷、芦丁的闪式提取提取率分别是浸泡提取的1.529、1.393倍;风味的比较得出,苦味浸泡提取是闪式提取的6.532倍;相关性分析发现,风味与部分成分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与浸泡提取相比,玫瑰花闪式提取苦味大量减少,时间大幅度缩短,闪式提取玫瑰花工艺科学、节能、环保绿色,可推广到中药复方制剂的提取工艺中。 关键词:玫瑰花;闪式提取;电子舌;芦丁;金丝桃苷;

    10-16 2023

290 个  每页 15 个  首页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 尾页 第 4 页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