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资料下载
  • 货架期内品质劣变UHT乳的理化特性及风味品质特性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以货架期内品质劣变和正常品质的超高温(UHT)灭菌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营养成分、pH值、酒精阳性乳、Zeta-电位、电导率、酶活性、色差值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解析品质劣变和正常UHT乳风味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成品乳,多数品质劣变乳的pH值、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电导率增加;多个品质劣变乳为酒精阳性乳,同时品质劣变乳中发现少量的凝块和沉淀,其色度值-a值显著降低,b值显著增加。相较于正常UHT乳,WY工厂的品质劣变乳的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QY工厂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加,推测导致两工厂品质劣变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GCMS结果表明,品质劣变乳中影响风味的酯类和酮类化合物明显减少,缺失了很多产生良好风味的挥发性物质,同时增加了一些具有不愉快气味的物质。 关键词:乳;UHT;品质劣变;理化特性;风味;

    6-14 2024

  • 海鲜菇美拉德肽的制备及其风味特性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以货架期内品质劣变和正常品质的超高温(UHT)灭菌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营养成分、pH值、酒精阳性乳、Zeta-电位、电导率、酶活性、色差值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解析品质劣变和正常UHT乳风味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成品乳,多数品质劣变乳的pH值、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电导率增加;多个品质劣变乳为酒精阳性乳,同时品质劣变乳中发现少量的凝块和沉淀,其色度值-a值显著降低,b值显著增加。相较于正常UHT乳,WY工厂的品质劣变乳的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QY工厂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加,推测导致两工厂品质劣变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GCMS结果表明,品质劣变乳中影响风味的酯类和酮类化合物明显减少,缺失了很多产生良好风味的挥发性物质,同时增加了一些具有不愉快气味的物质。 关键词:乳;UHT;品质劣变;理化特性;风味;

    6-14 2024

  • 光催化技术对牡蛎肉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以净化和减菌后的牡蛎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色泽、脂肪氧化、蛋白氧化、气味物质以及味觉物质等指标研究光催化杀菌技术对牡蛎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得出光催化杀菌技术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当样品中纳米氧化锌质量浓度为0.05 mg/mL,紫外光照射时间为60 min及紫外光照射距离为10 cm时(T60-10处理组),光催化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可使牡蛎肉的菌落总数降低0.30 lg(CFU/g)。从电子鼻和电子舌结果可知,T60-10处理组的鲜味和气味值与对照组最接近。最优条件下,光催化杀菌技术虽然促进了脂肪和蛋白氧化,但是并未对食用品质产生影响。本研究为光催化杀菌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牡蛎肉;光催化;杀菌;品质;

    6-7 2024

  • 干制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滋味变化及其相关性-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以干制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在加速贮藏条件下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呈味物质以及滋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干制南美白对虾的颜色逐渐变成暗褐色;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下降、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增加,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增加;干制虾中次黄苷酸和呈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甜菜碱、甜味游离氨基酸以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通过电子舌表征干制南美白对虾滋味变化,发现其鲜味和甜味强度降低,苦味强度增加,咸味强度无明显变化,丰富度先增加后降低。对蛋白氧化和滋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干制南美白对虾蛋白氧化程度与电子舌表征的苦味强度呈正相关,与电子舌表征的鲜味、甜味、咸味强度和丰富度呈负相关。表明短期内贮藏的干制南美白对虾滋味变化差别不大,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外观色泽劣变、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加剧、滋味品质下降,本研究为调控南美白对虾贮藏品质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干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滋味;贮藏过程;

    5-31 2024

  • 辐照处理对高粱小曲白酒品质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为了探究辐照对高粱小曲白酒催陈的效果,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剂量(0、2、4和6 kGy)辐照处理后高粱小曲白酒的气味、滋味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样品的主要气味组分不变,均为W5S(氮氧化物)、W1S(烃类物质)、W1W(无机硫化物)、W2S(醇类和部分芳香型化合物)、W2W(芳香化合物和有机硫化物),但辐照处理对高粱小曲白酒气味产生明显影响;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样品滋味指标中苦味差异不显著(P> 0.05),甜味和酸味差异显著(P <0.05),其中样品的酸味表现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酸味值增加的趋势;不同剂量辐照处理样品的主要成分含量与对照的差异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大。总体而言,高粱小曲白酒经辐照处理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老熟现象,其变化规律符合白酒自然老熟规律,可在生产过程中尝试用辐照催陈高粱小曲白酒,以提升其品质。 关键词:高粱小曲白酒;辐照;气味;滋味;主要成分;品质分析;

    5-24 2024

  • 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优化-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目的 优化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咀嚼性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调味配方和烤制工艺,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分别测试调味烤制产品的风味和滋味,并对产品的微生物限量进行测评。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盐1.0%、白糖7%、烧烤料1.3%、生抽2%、老抽0.5%、料酒2%,烤制时间8 min、烤制温度180℃、鱿鱼圈厚度4 mm,产品质地富有弹性、色泽均匀、咀嚼性良好、腥味减少、香味和滋味增加。经真空包装、灭菌的产品符合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微生物限量”要求。结论 最佳工艺下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的感官品质良好、具有独特风味和滋味,安全卫生。本研究为阿根廷滑柔鱼预制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阿根廷滑柔鱼;休闲食品;调味;烤制;工艺优化;

    5-24 2024

  • 电子舌对β-环糊精包合荷叶提取物的矫味工艺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目的 考察电子舌对β-环糊精包合荷叶提取物的矫味工艺。方法 采用电子舌对β-环糊精包合矫味工艺进行追踪,并结合人体口尝评价手段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电子舌响应值选择的NAO传感器在矫味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可很好地考察β-环糊精包合矫味工艺。人体口尝评价证明,电子舌在复杂中药成分的矫味中可快速预判矫味终点。结论 本实验基于电子舌建立β-环糊精包合荷叶提取物的矫味工艺,可为对富含多种化合物的其他中药矫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荷叶提取物;矫味工艺;β-环糊精;电子舌;

    4-26 2024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鲜食花生籽仁味觉智能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油兼用型高产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但目前对其味觉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收集33份鲜食花生材料(包含9个品种和24个高世代品系TC,后者来自吉花02-1-4和中花26的杂交组合)干燥籽仁的味觉相关指标数据,对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了苦味、涩味、鲜味、咸味和甜味为有效的味觉指标。通过对有效味觉指标PCA分析,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甜味,对第2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苦味。扶花1号等9个品种与TC品系具有明显的差异,对TC1~TC进行PCA聚类区分,鲜味、苦味、甜味等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苦味等;对扶花1号等9个品种的花生进行PCA聚类分析,咸味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等;甜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回味和苦味等。苦味方面,TC20~TC24的苦味最强,为6.5~7.0,其余品种苦味在6.5以下;涩味方面,TC5和TC6的涩味和涩味回味均偏低外,黑甜花和黑珍珠涩味回味最大,其它样本的涩...更多 关键词:鲜食花生;电子舌技术;籽仁;味觉;主成分分析;

    4-19 2024

  • 基于智能感官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原料冷冻处理对黄精米酒风味成分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摘要:目的 探究原料冷冻处理对黄精米酒风味物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借助电子舌、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感官小组评价分析-20℃冷冻处理7 d与未冷冻处理原料黄精酿造黄精米酒的滋味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 与未冷冻处理黄精米酒相比,冷冻黄精米酒的苦味、苦味回味、涩味、涩味回味、鲜味回味无显著变化,但鲜味和咸味降低,酸味有所提升;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冷冻黄精米酒的挥发性香气以芳香类物质为主,而未冷冻黄精米酒挥发性香气以氢化物、甲基类、长链烷烃为主。HS-SPME-GC-MS数据分析显示冷冻黄精米酒中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增加,醇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减少,未检测到醛酮类物质,该结果与电子鼻数据结果吻合;冷冻黄精米酒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1的物质有16种,其中丁酸乙酯的OAV最高(264.92),而未冷冻黄精米酒OAV>1的物质有20种,其中癸酸乙酯的OAV...更多 关键词:智能感官;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冷冻处理;黄精米酒;风味成分;

    4-12 2024

  • 马氏珠母贝酶解产物品质改良工艺优化-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为了得到最佳酶解液呈味特性,以马氏珠母贝酶解产物(EHP)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价、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挥发性物质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品质改良工艺。结果显示,原料经漂烫处理后,制备的EHP经美拉德反应(蔗糖8%、温度100℃、30 min,p H 7)改良、酵母脱腥(添加量0.5%,40℃,60 min)和气味掩盖法(蒜、姜提取物添加量2%,比例为1∶3)等处理后得到改良后的酶解产物(I-EHP)。与改良前的酶解产物相比,改良后的酶解产物感官评分由17分上升至19.4分,氨基酸态氮由99 mg/100 g下降至74 mg/100 g,游离氨基酸总量下降了49.85%,但鲜味氨基酸增加了7.23%,与电子舌结果相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酶解产物香气物质种类由72种升至99种,与电子鼻结果相符。因此,优化后的改良工艺有助于改善酶解产物品质。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酶解产物;挥发性风味;品质指标;改良工艺优化;

    4-7 2024

  • 芦根亲水共有成分及解酒护肝的“谱-效-味”关系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目的 分析芦根亲水共有成分及解酒护肝“谱-效-味”关系。方法 以12个不同产地芦根饮片,单个产地芦根鲜品、饮片、水提冻干粉为样品。采用反相/亲水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样品共有成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共有成分活性,分子排阻色谱串联示差折光法分析样品糖类成分分子量。通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实验测定大鼠血清ALT、AST、LDH、TG、VLDL水平,偏最小二乘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芦根糖类共有成分峰面积与药效指标浓度,电子舌分析味觉值相关性。结果 从芦根中得到290种成分,筛选出12种共有成分,芦根中糖类成分分子量集中分布在1~2 kDa及100~200 kDa这2个区间段,共有成分分子量为1 600、1 000 Da(命名为芦根多糖1600、1000)。腺苷环磷酸酯、鸟嘌呤核糖苷-3,5-环磷酸酯能够降低ALT、AST水平,对香豆酸能够降低LDH水平,芦根多糖1600能够降低TG、VLDL水平。糖类成分含量越高,甜味值越高;酚酸类成分含量越高,酸味值越高,药效越高。结论 芦根多糖1600、对香豆酸、腺苷环磷酸酯、鸟嘌呤核糖苷-3,5-环磷酸酯可以作为芦根解酒护肝活性成分。 关键词:芦根;解酒护肝;“谱-效-味”关系;亲水色谱;分子排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4-7 2024

  • 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为了明确面筋蛋白酶解液中的咸味肽序列,对面筋蛋白咸味酶解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对酶解物脱盐处理后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分级超滤,选择咸味最高、分子质量1 000 Da以下的组分进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过滤层析,结合感官评定结果筛选出咸味最强的组分,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氨基酸序列。最终得到面筋蛋白中咸味肽氨基酸序列为PFGQQ、PFSPQ、QPFP、PDFP、FDDP,分子质量分别为576.28、575.28、488.25、475.22、493.21 Da。本研究为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面筋蛋白;咸味肽;纯化;鉴定;氨基酸序列;

    3-22 2024

  • 木瓜“酸味”与有机酸成分的相关性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摘要:目的 研究木瓜酸味与有机酸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木瓜中总有机酸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12种有机酸含量;运用电子舌技术测定20批木瓜样品水提液和10种有机酸的味觉信息值,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木瓜酸味值与有机酸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来源木瓜有机酸含量和味觉信息值有明显差异。有机酸仅有柠檬酸、苹果酸等呈现酸味。木瓜酸味值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正相关,与苹果酸、柠檬酸、莽草酸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富马酸、绿原酸、奎宁酸和原儿茶酸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对木瓜酸味起主要作用的有机酸为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莽草酸和绿原酸。 关键词:木瓜;电子舌;酸味;有机酸;相关性;LC-MS;

    3-22 2024

  • 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物质差异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旨在探讨荣昌猪与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品质差异,为进一步解释荣昌猪风味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出栏期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三元杂交猪((117.75±7.19) kg)(n=8)和荣昌猪((112.40±8.78) kg)(n=10)作为研究对象,屠宰后测定胴体性状、常规肉品质等;感官仿生评价技术测定猪肉的滋味轮廓、气味轮廓;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猪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1)与三元杂交猪相比,荣昌猪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平均背膘厚极显著增加(P<0.01)。2)与三元杂交猪相比,荣昌猪背最长肌a*45 min、a*24 h、内聚性显著升高(P<0.05);L*24 h、滴水损失、剪切力和硬度显著降低(P<0.05)。3)电子舌分析显示,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的滋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荣昌猪的鲜味丰富度和咸味响应值显著升高

    3-14 2024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黄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含量及药动学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目的 优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PXOL)生产工艺过程中黄芩Scutellariae Radix提取工艺,比较该提取工艺变更前后PXOL的制剂性质、质量标志物含量及其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PXOL(原口服液)和黄芩新工艺PXOL(新口服液)的流浸膏物料性质为基础,通过比较两者的制剂性质、质量标志物含量以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评价新口服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 与原口服液相比,新口服液pH值、浊度和黏度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不良口感降低了13%;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增加了25%;同时通过药动学评价原口服液和新口服液在成年大鼠体内的差异可知,给予新口服液后,黄芩苷、汉黄芩素和腺苷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提高、达峰时间(time of Cmax,Tmax)均提前,4种质量标志物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均延长,表明新口服液在体内吸收快、起效迅速。

    3-14 2024

290 个  每页 15 个  首页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尾页 第 3 页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