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应用案例 >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
时间:2023/3/23 9:40:56 点击次数:519

为揭示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在采用电子舌对其各滋味指标进行数字化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其蕴含的乳酸菌类群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类群进行了揭示和功能预测,最后对各滋味指标与细菌类群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

大竹米酒的滋味品质检测设备:SA402B 电子舌,日本 Insent公司

本研究利用电子舌对大竹米酒的滋味品质进行了数字化评价,继而对其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由图1(A)可知,大竹米酒在咸味、酸味和苦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大,而在后味A、后味B和丰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小。

 

结果显示,大竹米酒在咸味、酸味和苦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大,米酒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5种氨基酸,其中有机酸以乳酸(8.82mg/g)和乙酸(6.27mg/g)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8.06mg/g)、亮氨酸(4.10mg/g)和天冬氨酸(3.94mg/g)为主。通过纯培养共分离出14株乳酸菌,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Limosilactobacillusfermentum(发酵乳杆菌,4株)、Pediococcuspentosaceus(戊糖片球菌,4株)、Lacticaseibacillusparacasei(副干酪乳杆菌,2株)、Lactiplantibacillusplantarum(植物乳杆菌,2株)和Leuconostocpseudomesenteroides(假肠膜明串珠菌,2株)。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门,累计含量达96.93%;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Pediococcus(片球菌属)、Weissella(魏斯氏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和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属,累计含量达89.43%。相关性分析表明,Weissella与后味A、涩味和苦味等滋味指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大竹米酒中有机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细菌类群以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等乳酸菌为主,且Weissella对米酒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传真:86-010-83993562
邮件:sales@ensoultech.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B座603室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