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3
13810615661
本研究以湖南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选育的干鲜两用辣椒品种为对象,利用测色仪、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电子设备分析不同辣椒品种整体的色、香、味差异,并进行评价,以期为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辣椒干整体感官差异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样品:辣椒共25个品种,由湖南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提供,于2018年定植于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官庄基地。
主要设备:PEN3电子鼻德国AIRSENSE公司;SA402B电子舌日本INSENT公司
检测结果:
1、不同辣椒品种干辣椒粉气味分析
图1反应了25个辣椒品种干辣椒粉在69s处的气味强度(G/G0)。由图1可知,R6甲基类、R7无机硫化物类、R8醇醛酮类、R9有机硫化物类传感器响应值变化明显。通过电子鼻数据软件对10个传感器进行载荷分析(见图2),第一主成分(PC1)贡献率高达91.32%,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而R7、R9号传感器在PC1上分布最远,说明无机硫化物类(R7)、有机硫化物类(R9)是不同品种干辣椒粉的主要风味物质。
2、不同辣椒品种干辣椒粉滋味分析
图3反应了25个辣椒品种干辣椒粉在酸味、苦味、涩味、鲜味及咸味的变化。由图3可知,所有品种的酸味均为负值;而苦味、鲜味变化较大。通过电子舌数据分析软件将苦味、涩味、鲜味及咸味的味觉值进行PCA分析(见表3),发现第一、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92%,说明已包含了滋味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特征值较大的是鲜味和咸味,第二主成分特征值较大的是鲜味和苦味,说明不同辣椒品种干辣椒粉在鲜味、苦味、咸味上差异较大。
3、不同辣椒品种干辣椒粉感官品质主成分分析
选择a*、b*、R7、R9、苦味、鲜味、咸味等7个感官品质变化较大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25个辣椒品种干辣椒粉7个感官指标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31%,说明已包含了感官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6.37%,特征值为3.24568,该主成分中R9号传感器的特征值最高,其次是R7号传感器,均由气味构成,因此将第一主成分定义为气味因子。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4.12%,特征值为1.68813,该主成分中咸味的特征值最高,因此将第二主成分定义为咸味因子。 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15.83%,特征值为 1.10779,该主成分中苦味的特征值最高,因此将第三主成分定义为苦味因子。
4、不同辣椒品种干辣椒粉聚类分析
对25份辣椒品种7个感官品质性状测试结果进行标准化转换后,采用欧氏距离、组间连接法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图4所示。在欧式距离D=14.5处,将25份辣椒品种聚为4大类群。结合表5可以看出,第Ⅰ类群有11个辣椒品种,其特点是在四个类型中a*最高,鲜味最强,香气最弱;第Ⅱ类群有10个辣椒品种,其特点是在四个类型中咸味最强,a*较高,鲜味、香气较强;第Ⅲ类群有3个辣椒品。
文献来源: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知味网-日本INSENT进口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